Wednesday, August 19, 2009

回覆香港朋友的反思隨筆

很高興能聽到香港朋友這方面的分享,我也有些想法與您交流。


您提到:「我們廣東人的觀念上,中文文字不一定依存在國語/北京話中。」

這不只廣東人這麼想,事實上,日文、韓文也使用漢字,越南在使用羅馬字之前,也使用「特殊的漢字表記系統」(字喃),北京話/華語只是漢語的一種,漢字則和羅馬字一樣,只是一種文字工具,要用來記述任何一種語言,沒有「可不可能/可不可以」的問題,只有「方不方便/習不習慣」的問題。

台灣人會把漢字和華語緊密連結,事實上和國民黨半世紀的教育、媒體政策有關,「國語政策」推行的結果,使華語成為唯一的政經商文high language,進而在意識型態上對漢字產生了獨佔性,這種先入為主的觀念,當然讓人對於「非華語用法的漢字使用」產生怪異、貶低的感受。


您提到:「一種方言的發音也會有地域性的差異。台語或閩南語也是,客家話也是,但由於有很多共通點,所以就算有差異,但他們仍可以溝通。」


這點則和您的題目有關,你討論「廣東話是否是一種方言」,其實在社會語言學裡,其判準就是您所述及的:「不經學習能否溝通」,若「能」,則兩個語言彼此是「方言」關係,若「不能」,則兩個語言應該以個別「語言」看待。

眾所皆知,西方語言在許多字源上大同小異,在同一語族裡頭語法也差可比擬,但同樣由拉丁文演化而來的法、西、葡、義語,不管在學界或一般大眾之間,可沒人把它們稱為拉丁語的四種「方言」(dialect),只有在漢沙文、大一統的意識型態下,才會把各種不同的漢語定位為「方言」,即使各語族使用者之間未經學習絕無溝通的可能。


您提到:「所以在台灣,就算不愛/會講國語的台灣人都無法百分之一百以台語溝通,因為有一些概念是台語本身沒有的,他們就必須用國語來表達。」

不只台語,任何語言對於新事物的吸納,都必然要以創詞的方式來達成,華語如此、廣東話也是如此。 舉例來說,formal syntax 裡的 left peripheral structure 是八○年代末、九○年代初才有的新興領域,相信在概念初期,即使華語的「形式句法」學界,也無法馬上以華語來表達此一新的概念,目前諸如:「左緣結構」等說法,都是經過創詞、淘選之後才有的共識。

回到歷史來看,比如「瓦斯」這個詞,在十九世紀的華語、廣東話、台語裡,一開始也是無從表達的,因為是空前的物事,如今我們會說「瓦斯」,其實是從「和製漢語」(日本人發明的漢字詞)所吸收而來的,這也是一個創詞途徑。

台語由於政策被排除在學術、教育的使用之外,很多新觀念自然不會與台語有所接觸,自然地也就影響台語的創詞運作,這就是台語在一些事物上無詞可用的原因,這是後天因素,不是先天因素。


您提到:「廣東話跟台語有一點很不一樣,就是廣東話有「字」必有「音」,所以我們才可以不需用普通話或國語做中介就可以學中文文字。而台語則有「字」不一定有「音」。我有時會遇到一些中文字眼,要台灣朋友用台語發音,他們會說不會,或說台語不會這樣講。例如台灣都會將一些商業購物區稱作「商圈」,但台語就沒有這個詞語的發音。高雄捷運站中,有一個叫「後驛」,但台語發音實是「後站」。所以台語是根據傳統習慣來發音,因為沒有文字帶動,所以一直無法更新表達方式。  廣東話則沒有這方面的缺陷,也使廣東話脫離一般方言的特色,而能繼續演化更新。而實際上,很多廣東話都是古語,有「音」有「字」,也能追溯原字。」


台語是有其漢字發音系統的,同時留下了很多字典、辭書,您所遇到台灣朋友不會台語的漢字發音,其實是大環境下台語被壓抑所造成的結果,在台灣,教育所使用的語言只有華語,同時華語已經進入家庭,對母語在家庭的使用造成排擠了,台灣人的母語程度在這樣的環境下會變得如何?我想答案很明顯吧!

以您所指「後驛」(āu-iah)一詞,事實上數十年前在台語中是有使用的,縱使今日年輕一輩已經不會這個詞,但這個詞可是老老實實地記錄在 1930 年代等等不同年代所留下的台語辭典裡。

還有一點要提及的,在香港有所謂「三言兩語」的現象,香港人接受「以廣東話發音來讀華語文章」做為一種廣東話的形態,這種現象在戰前與戰後初期也曾存在於台灣,不過,隨著「獨尊華語、壓制母語」的政策推行,台灣人不會說台語已經不再稀奇了,也因此台灣人說台語夾雜華語,很多台語詞不會說,都必須要回到這個最基本的情況下來思考,才會有清楚的了解。

重述這個基本情況,就是:香港經過英國的殖民,卻不像台灣一樣經過母語的屠殺,在香港,學生們以其母語廣東話受教育(至少基礎教育),但台灣這是沒有的事,也因此香港的廣東話生命力充沛,而台灣的母語則奄奄一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