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November 09, 2005

多元的美麗與胸襟

這篇文章是投到 2005 林榮三文學獎「散文」未入選的作品,其實也是一篇舊作的擴大改寫,雖然不得評審青睞,我自己仍是很喜歡的,考量到雙倒水別莊在母語使用上的理想性,所以決定把本文就此種在「一倒水」留存了。


多元的美麗與胸襟

暮 夏,外頭陽光普照,金黃色的日光從門外斜斜地溜進車站裡,下午的巴塞隆納車站,陌生的廣播聲不時在耳邊響起,望著四處的告示和牆上的時刻表,一邊翻著手中 的小字典,雖然語文不通,但許多與英文同源的單字卻是可以一望明瞭的,例如:「internacional、información、tren」,手裡抓 著一本lonely planet,生硬地操著才剛從上頭學來的句子,買車票、問路、購物,這真是自助旅行裡最有趣的一部份了。

無可置 疑,這是一 個風光旖旎、文化豐富的國家,但自然與人文的美,都還比不上她對於多元文化的尊重,所帶給我的印象深刻。仔細看著牆上不時出現,長條形大大的紅色指示牌, 不論哪一塊,上頭總是井然有序地寫著一行大字,其下跟著另一行小字,大字是加泰隆尼亞文,小字是卡斯提爾文(一般通稱的西班牙文),雖然一樣屬西班牙境 內,但在東北這一帶的官方語文,不管是路標或任何公共資訊,總以加泰隆尼亞文為主。

即使是離開了大城市,到了一個小城裡的長途巴士轉運 站,小小的 佈告欄裡,已經有點泛黃的時刻表上,還是有條有理地把兩種語文並列,老實說,用東方那種慣常的沙文心態來看,這著實有點畫蛇添足,使用羅馬字的西方諸語, 字母幾乎一致,而其中更不乏同源字詞,彼此大同小異;在越過國界前往安道爾和南法的巴士時刻表,都看得到internacional這個字,一大一小地並 列著;既是巴士站,autobús這個字是一定有的,同樣一大一小地排列著,除了這些拼法一致的字,還多得是只差一、兩個字母的字,一律這樣上下並排,有 條不紊地呈現,這個景象,讓我心裡不禁有點驚奇。

怎麼個驚奇法呢?試想,你曾否身處在苗栗的火車站裡,看見售票窗口上「打單口」和「售票口」的說 明並列;或是在台南的巴士站,發現候車處同時標示著「去台北ê透逝車」、 「往台北直達車」的文字重排,即使在台北市的捷運電車裡,有四種語言先後地進行廣 播,但Hö-ló和客語永遠只聞其聲,總不能在路線圖或跑馬燈上與中文和英文平起平坐,更別說在各別地區,按當地母語人口選擇首要標示文字了,但在西班 牙、瑞士,尊重多元沒有淪為政客們的口號,而是在日常生活與公共領域中體現落實,其中的啟示何如?

你怎麼看自己的母語呢?你怎麼認識腳下土地的歷史?伊拉克共和國可是巴比倫的延續?伊朗可是波斯的繼承人?義大利能夠繼承羅馬帝國的產業嗎?馬其頓共和國是否該重建橫跨歐亞非三洲的龐大帝國?

在 獨尊拉丁文的中古時代,英文、法文、德文等現代西方語文,要不是很不成熟,就是被視為粗鄙的方言;即使拉丁文黯然地走下舞台,幾百年前的英國,上層社會還 以法語為時尚,就像當時的東歐貴族以德語為正統一樣,曾幾何時,莎士比亞的劇作成了經典,近代,米蘭昆德拉則用捷克文寫出了傳世不朽的文學,這島上尚存的 十幾種母語呢?若非奄奄一息,就是在書寫方式上爭執不休,更有甚者,許多人正抱著百年前的拉丁沙文心態,站在中文的角度,認為母語沒有書寫的必要、沒有文 學的未來,只要能有口語功能就可以,母語復振則像是可有可無的施捨,大家心裡所想的,大概是母語即使消亡,又有什麼關係?

是嗎?難道沒有人知道語 文的重要性不止於此。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二○○三年的一份報告「語言的生命力與瀕危情形」(Language Vitality and endangerment)中就總結了為什麼人們該關心語言的滅失,報告中說:「每 一種語言的滅絕都會造成一種獨特的文化、歷史及生態知識無可挽回的損 失,每一種語言都是一種人類對這個世界經驗的獨特表達‧‧‧每當一個語言死去,我們就少了一種可以理解人類語言、人類史前史以及維護這個世界多樣生態體系 結構及作用模式的證據。而最重要的是,這些消失語言的使用者,將會經驗到他們語言的滅亡,也就是他們原初種族及文化認同的滅亡。

在麻省理工學院教授語言學,已故的Kenneth Hale則更為激昂地說道:「當你失去一種語言,你就失去了一種文化、智慧寶藏、藝術品,這就好像對著一座博物館丟下炸彈一樣。

當我們習慣用單一的語文進行思考、研究、交流、創作,我們已經拋棄了躺在加護病房裡的母語,我們或許不曾直接向著那一座座「博物館」丟下炸彈,但我們已經決定背對那個「博物館」,註定永遠揮別其中的豐盛。

什麼樣的豐盛呢?若不是身歷其境,若不是用心體會,無動於衷也就不奇怪了;而每當說起不同語文的美,我就會想起那個夜晚,一個大鍋菜的夜晚,如果大鍋菜適合拿來形容「多元」而觸動人心的感受的話。

那是今年五月「保生文化祭」的其中一夜,在保安宮對面的廣場,古雅的戲文、現實與夢幻交融、今曩的信仰感觸相互拍擊、天空中駁雜的煙火、地面上不同的人種、各異的音語從揚聲器裡傳送出來、尚未沈澱的心思,在回程的電車裡反覆咀嚼,真是五味雜陳‧‧‧。

戲棚下坐滿了人,和捷運上巧遇的朋友一路從圓山捷運站走到了保安宮,那正是第三或第四台(幕)的時候,望著人山人海,一時找不著約好了來看戲的其他的朋友。

甚且,在戲台上還找不到我們熟悉的語言。

如 果不是兩側的投影幕,北管戲的發音,聽在觀眾耳裡,有如異星或梵語的絕響,那是一種古老而走調的北方官話,所謂走調,是裡頭找不著現時北京話裡的捲舌音和 唇齒摩擦音,而不時穿插的道地Hö-ló字詞則和蛻變的北方腔口交織為一,只是你來我往的對白及唱作,除了粉墨登場的演員幾無人通曉,它以這島上傳統戲曲 的身分隸屬於台下的民人,又戴上音腔的面具,保持若即若離、不全然歸屬的關係。

北管戲文的生發,雖然不是在台灣,但不正是文化交融的產物嗎?中國北方的官話到了長江以南,變化成了獨特的腔調,然後跟著先人渡海來台,再次糅合,如今這個音聲,只活在一齣齣的古老劇目之中。

台 上的時間拉回那段唐帝國或真或假的歷史,樊莉花和薛丁山坐帳揮軍,力抗外敵,有扮相奇怪,擺出金剛大陣的妖孼,於是有薛丁山趕赴崑崙,求師相助的情節。 「崑崙佇叼位?」坐在左邊的先生半開玩笑地問起後頭的阿伯,這絕對不是個認真的地理試題,問題的本身只是想敲敲躲在戲文背後那些意象學家的腦袋,任何地方 都有崑崙,不同情境決定遠近,總之,師父在哪裡、神器在哪裡,崑崙就在那裡。

而我們的崑崙呢?難道只能是在遠遠的西方,那雲深不知處的崑崙?也曾經一度,我們得北眺東瀛的富士,而今呢,玉山比之崑崙何如?凱達格蘭的七星山呢?卑南、排灣、魯凱的大武山呢?賽德克的奇萊呢?

我 暗地忖想,古老的北管在蘭陽劇團裡立命安身,並得以流浪到失根台北的一隅重現,當它最繁華的年代,反而沒有這麼俗麗的服裝吧!以往用不著擴音器,戲曲響遍 每個角落,現在透過擴音器,音場反而小的可憐,擴音器的功率可以大到讓人耳聾,不過在政治和潮流的面前只是螞蟻爬過鑼面;樂師凋零,板柝絃竹關鎖進磁帶和 光碟,若非其時,誰與聞焉?這是何時何地,又何以古老的樂音與語言,能和現代的燈光音響及乾冰噴霧,擺盪在競合之間。

你能想像北管戲曲不用北管的語言嗎?當福佬的信仰儀式裡聽到的是詰屈聱牙的北京話、當客家山歌的語言不再有人通曉、一如人們再也無法理解鄒族古老的祭歌的內涵,我們還喊著多元台灣嗎?那時候的多元要從何說起?

我 們的家鄉,不只是大陸移民的社會,在血緣上,更是橫跨數萬公里南島語族的原鄉;文化上,則是座數百年來,受著強勢浪頭交替拍打的島嶼;在認同上,有史以來 至少已經七次易幟,我們的先民為不同的野心家效命,什麼時候才肯為自己的土地和自己的親人流血,驕傲地擺脫「蓋頭蓋面」的沙文大帽,看見東西交融、南島、 中華、東瀛交流,屬於我們自己的福爾摩沙呢?

每思及此,我就想起巴塞隆納、想起加泰隆尼亞人的不厭其煩,他們以自己的母語為傲,他們說自 己的話 語、寫自己的文字,一座博物館於是連同他們的認同與尊嚴永遠留了下來,而這樣的自省,則是讓更多博物館可以留下的基礎。要建構一個多元族群的台灣、五彩繽 紛的夢土,總要從心裡的這個最小意念做起,而身為海島上的人民,面對廣闊的大洋,我們何時才能擁有這樣的胸襟?

1 comment:

Anonymous said...

What a wonderful article! It's a pity that I didn't read it until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