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September 13, 2010

「哪吒」語音,異乎中國

看到日昨洛杉磯電音三太子舞蹈團林先生熱心地呼籲為「電音三太子」建立相關的文化論述(見自由時報),以厚植其文化內涵,其用心實在令人感佩,但看到其英文團名與英文簡介,都將三大子哪吒音譯為「Nezha」, 在下不禁要為哪吒呼言「哪吒語音,異於中國」(借韓國世宗大王制定〈訓民正音〉語)!

哪吒梵文音為Nalakuvara,是源於古印度的神祗,後傳入東亞,在中國轉化為道教神祗,並隨移民來到台灣,甚至也東渡日本,今日的東京,也建有「東京三太子宮」奉祀。

在一九三○年代出版的《台日大辭典》中,「哪吒」(Lo-tshia詞條下之解釋為佛教四大護法天王毘沙門天王之子,這似乎代表了八十年前的台灣人對於哪吒的一種普遍認知,哪吒在跨國、跨文化轉譯之後,並不必然是中國傳說中的李靖之子,而在不同文化及國境脈絡下,哪吒「入境隨俗」,出現不同的神格及面貌也是自然的結果,台灣「電音三太子」的出現,正是其對外的新面象之一。

以源自西方的信仰來說,同樣崇奉耶穌基督,英國人叫祂「Jesus」,荷蘭人叫祂「Jezus」,中國人叫他「耶穌」,台灣人稱祂為「Ia-soo 」,即使是同樣一位上帝,也尊重各地不同母語使用者的口音。

相對於中國人稱「哪吒」為「Nezha」(ㄋㄜ/ ㄓㄚ\或ㄋㄨㄛ/ ㄓㄚ\),日本人則稱其為「Nata」,自古以來,台灣人則呼其名為「Lo-tshia」(Holo語),台灣在地語言的語音,異於中國,台灣的哪吒,何必用北京語音代稱?十分希望「電音三太子」等等台灣文化、宗教、藝術的對外音譯,能尊重落地生根、在地化的精神!當我們在向外國朋友介紹這位不斷展現新貌,甚至追求建立在地文化論述的台灣神祗時,請不要囿於華語名,也用台灣庶民在廟裡向祂呼求的名字稱呼祂吧!

2 comments:

Tân Pektiong said...

Tâi-uân sī kóng "Lô-tshia" khah tsē, iah-sī "Sam-thài-tsú" khah tsē? Huān-sè kiò “Techno Sam-thài-tsú" Khah suí-khuì?

XingyiReporter said...

Ū-iánn "Sam-thài-tsú" khah suí-khuì. Mài kiò-tsò "sán-thài-tsî" tō h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