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February 06, 2010

高級的中文、低級的廣東話文?

【留存發言】

有人認為「中文」不等於「普通話」,又,提道「中文在秦時就已經統一了」,這兩點我很有意見。

首先,我了解「中文」不等於「普通話」的意思,這是指「書面並經調整過的北京話」與「地道的北京口語」的區別,但這樣的分別不足以說明這是兩種不同的物事,例如:我們都知道「英語書面文字」與「地道的倫敦西區口語」存在著很大的差別,但,這絕不意謂著我們所指稱的是兩種語言,這,只能說是同一種語言裡頭,口語方言與書面語的差異。

至於所謂「中文在秦時就已經統一」,我想,正確的說法應該是「漢字在秦時統一」,漢字並不等於目前的中文,這道理也很容易,日文、韓文、越南文、廣東話、客語、台語(閩南語的一種方言)等等都使用(或曾經使用)漢字,但各自的用法則不一定相同,舉例來說:「先生」在中文是指 mister,但「先生」在日語及台語則是 teacher、doctor的意思,又如「勉強」這兩個漢字,在日文及中文的意思可謂南轅北轍,是絕不能不做區分的。

今日的中文,絕非「秦」時的中文,也非古典的文言文,今日的中文,是近代以北京話為基準,所建立出來的書面語,這種新的書面語,是古代所沒有的,而這種書面語,就是二十世紀初中國白話文運動的產物,白話文運動,就是一種廢除文言文,建立新中文的運動。

此外,有朋友提及一種「英文比中文高級」的歧視,同樣的道理,當我們認為「中文比廣東語文書寫」還高級的時候,也只是一種偏見,要知道,當初民國在開會選擇所謂「國語」的時候,「廣東話」是很有機會打敗「北京話」的,如果歷史發展不同,「廣東話」成為「國語」(普通話),那麼,二十世紀初的白話文運動勢必要以「廣東話」為主體來進行新語文建造,則如今我們所認為廣東話難登大雅之堂的怪字怪寫法,恐怕要成為普世中文的標準用法了!

別覺得奇怪,當初白話文運動,也為了把北京話書面化,使用並創造了很多怪字的(不符合當時文言文認知的用字),我只簡單舉一例:如今大家都用得很習慣的指示代名詞「這」字,漢字原意是「在地上爬行」的意思,但,白話文運動為了書寫需要,把它給「假借」訓用為單純的指示代名詞了。

上頭這種例子不勝枚舉,我也不多話了,想當初白話文運動初始,還不是被一堆反對的知識份子罵翻天:所謂「怪字連篇」、「誤用漢字」云云,有興趣的人,請參見清末民初的報刊雜誌相關言論。

廣東話、客語、閩南語,只是沒有政治力支持而已,它們的書寫並沒有比較低俗,大家如果回頭看歷史,經過思考,相信必然可以破除這樣的偏見。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