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June 11, 2010

評台北縣英語活化課程:以穩固的母語基礎迎接英語熱的來襲

來源:
http://hakkhiam.blogspot.com/2010/06/blog-post.html

作者:張學謙

伴隨著英語熱帶來的英語焦慮症幾乎席捲全球,台灣也不例外。最近台北縣政府決定將全面推動每周多上3堂課的「英語活化課程」,可以說是病急亂投醫的一例。說來諷刺,英語活化課程美其名為國際化,卻是閉門造車,無視於國際雙語文獻對雙語教育的認識。

台北縣政府每周多上3堂課的「英語活化課程」是基於「投入學習時間」(time-on-task)的假設,認為只要增加英語學習的時數就能強化學生的英語學習效果。這種又稱為英語最大劑量假設(maximumexposure to Englishhypothesis)。問題是投入更多時間學習英語,英語是否就會更好?答案是否定的。第二語言習得的研究顯示投入英語學習的時間多寡和學生的成績並沒有任何正面關係。事實上,國內英語教學專家所作的研究顯示過早、更多的英語學習無法保證英語會更加進步。英語教學的品質的提升才是重點。因此,教育部才提出「語言學習順序應為先母語、再國語、後英語」的原則。台北縣只重視英語教學時數的增加,忽略了教學品質的提升,顯然犯了頭痛醫腳的錯誤。

如果更多的投入學習時間不是英語教學的良方的話,有什麽可以作為語言教學的基礎理論?相對於僅重視目標語的英語教學,雙語教育學者提出語言互助理論(the“linguistic interdependence”hypothesis)。語言互助論不同的語言之間有相輔相成的功效,語言教學應當重視母語所扮演的基礎角色。雙語的研究發現兒童的母語發展是預測第二語言發展的重要指標。因此,有著穩固母語基礎的兒童,比較能發展出學校語言的讀寫能力。這也是爲什麽在家裡說毛利語的紐西蘭原住民,其英語成績以及學業成績優於在家裡說英語的原住民。母語的教育價值可見一斑。

基於兩種語言相互依賴的關係,以及語言學習轉移的功效,初級教育應當強化或是活化的應當是兒童已經具有的母語基礎。很可惜,台北縣政府缺乏國際雙語教育的觀點,選擇一個與兒童語言社會化無關、又缺乏在地社區語言實踐的外語作為語言教育活化的對象。沒有在地根源的語種,如何能定根、發展、活化呢?台北縣政府如果有心活化語言教育,最好的方式就是提供兒童近用國語和母語的環境,讓在地的多種語言能在校園裡,彼此滋養、相輔相成,將學校打造成多語言的美麗花園。

總而言之,台北縣在制定國小英語教育政策的時候,需要以宏觀的國際語文教育視野,追求以母語為基礎、確實可行的雙語教育。在穩固的母語基礎下,迎接英語熱潮的來襲,病急亂投醫或是食緊攏破碗,都不足取。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