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October 30, 2016

關於「台語」、「台語文」的疑問與除魅

一、台語文的「目的」及「必要性」何在?

文化是無價之寶,而文化的根就在於語言,語言不存,文化消亡,台語做為族群文化的承載體,如果不加復振,我們將失去先人傳承至今的寶貴文化。

而眾所皆知,沒有文字的語言,存續不易,因此,讓台語成為不只可以聽與說、也可以容易讀與寫的語言,就是保存這個語言之其背後豐富文化的重要手段。

台語文推廣的目的,對我而言,就是在保存寶貴的族群語言、族群文化及歷史記憶。

當然,這還涉及一個問題:「台語所承載的文化,與華語(國語)所承載的文化,難道不一樣嗎?」

上面這個問題,就涉及傳承台語的必要性了。簡單的回覆是:台語做為漢語的一種,當然台語所承載的文化,其中有許多與其他漢語(客語、粵語、文言、華語等等)共通的部份,但,「漢文化」何其悠久及龐大,其地域之廣、分支之繁,不可能是單一的、簡單的,因此,對文化保存來說,每一種漢語都很重要,任何一種漢語的死亡,都是這個文化的一部份的死亡。

台語所承載的文化,是否有其獨特、不同於其他漢語的部份?當然有,所以身為台語的母語人,有必要讓台語存續、文化發揚。

傳承文化,並不意謂著要消滅別的文化,做為文化主流的華語文化及文言文文化,實在不必有這種莫名的危機感。我們不反對、而且支持華語文化與文言文文化的傳承,也主張這些文化的傳承不應消滅、壓抑台語文化、客語文化等其他文化。


二、對台語文的誤解

誤解一:傳承台語文是在反對傳統文化

當然不是,如前一個問題所述,傳承台語文,正是為了發揚傳統文化。台語是漢語的一種,說台語的人,也是漢人,台語有其承載的歷史、認同與文化。而台語的文化傳承與發揚,並無意於壓制或消滅其他的語言與文化。

誤解二:台語文書寫是標新立異

常有人看了國小的母語課本,看見讀不懂的課文,就認為是亂寫亂湊,純屬「標新立異」。

回答很簡單:「沒學過,怎麼看得懂呢?」這在任何一個語言、任何一種文字,都是一樣的道理呀!

比如:有一個人從來沒機會上學來學習讀寫,雖然他會說話,可是他是不可能看得懂國小的「國語課本」的。國小的「國語課本」對他來說,勢必猶如天書,上面的字句,似圖像畫,又若無意義的鬼畫符,但,這只表示他沒有學過這個語言的讀寫,並不表示課本上的東西是「標新立異」呀!

我們從小到大,在學校接受教育,都是學習華語、英語,包括華語、英語的讀寫,從來也沒有人教過我們如何讀寫台語,所以,看到台語書寫,看不懂是正常的,只因為「沒學過」而已。

有人或許要說:「難道我們就不能寫一樣的文字就好嗎?」可以呀!但那是「國語文/華語文」,不是「台語文」呀!試著一個字一個字地把「國語文/華語文」的語句或文章用台語「直接讀出來」,就會發現很卡、很不像台語,而且讀給台語人聽,一定聽不懂,為什麼?因為,雖然同屬漢語,但語言不同,書寫不可能完全相同的呀!

就好像:義大利語及西班牙語,都是羅曼語系(拉丁語系),都是古代拉丁文所演化出來的,它們有著許多共通的特徵、共同的詞彙,不過,義大利文寫出來,畢竟還是與西班牙文有所不同。

而義大利文,並不能因此就說西班牙文「標新立異」,西班牙文也不能就說義大利文「標新立異」吧!

誤解三、台語憑什麼叫「台語」?台語可以叫「台灣話」嗎?

我們都知道,台語是中國大陸的閩南及廣東(潮州等)移民帶來台灣的,事實上,現在的台語,和中國大陸及東南亞的一些閩南方言,是可以通話的,比如:廈門話、一些漳州話、一些泉州話、菲律賓的咱人話(一種泉州話)、馬來西亞的檳城福建話等等,都多多少少可以直接相互溝通。

所以,我完全贊成「台語」就是一種「閩南語」方言的事實,「閩南語」的方言很多,前面說的:廈門話、漳州話、泉州話、菲律賓的咱人話(一種泉州話)、馬來西亞的檳城福建話、新加坡福建話都是閩南語的方言。

但,這並不代表「台灣閩南語」就沒有資格稱為「台語」或「台灣話」,原因很簡單,因為「台語」本來就是台灣「最具代表性的在地語言」,而把「最具當地代表性」的地名做為語言命名,是全世界的通則,並非「台語」所獨有。

舉例來說:中國廣東的語言何其多,有壯語、有潮州話、有客語...,但偏偏「廣府話」被稱為「廣東話」,為什麼?不奇怪,因為「廣府話」是廣東「最具當地代表性的在地語言」,所以被稱為「廣東話」,這不是霸道,這只是語言命名的常見方法。

再舉例來說;法國的語言何其多,有奧克語、加羅語、瓦隆語、加泰隆尼亞語....林林總總有十幾種,但,為什麼就只有「法語」被稱為「法語」?難道「奧克語」、「加羅語」等等就不是「法國的語言」?一樣的道理,「法語」之所以被稱為「法語」,只是因為「法語」是法國「最具代表性的語言」,其他的語言,雖然也是「法國的語言」,可是畢竟不是專有名詞的「法語」呀!

如果「廣東話」可以叫「廣東話」,「法語」可以叫「法語」,沒有道理「台語/台灣話」不能叫「台語/台灣話」吧!

台灣各原住民族的語言及客語,當然是「台灣的語言」,不過,做為專有名詞的「台語」就是指「台灣閩南語」,這種命名原則,是全世界皆然的。

誤解四、台語就是河洛話

台語是不是「河洛話」?回答這個問題,牽涉到什麼是「河洛話」。有人說「河洛話」就是古代中原地區的語言,因為戰亂及遷徙,所以成為今天的閩南話;但這個說法會產生另一個問題:「中國從古到今的戰亂及遷徙,南遷的人民,並不是只有遷入福建,為什麼只有閩南話是所謂的河洛話?難道南遷到嶺南的人,他們所說的廣東話就不是河洛話嗎?江西話呢?湖南話呢?就不是河洛話嗎?」

其實,要說一個語言是不是另一個古代語言的子孫或孑遺,還是要從語言本身去找證據,如果問問歷史語言學家,他們會怎麼說呢?

首先,他們不會反對這個說法:「台語保存了很多古漢語的語音及語法特徵。」事實上,其他的漢語,比如:廣東話,也保存了很多古漢語的特徵。原因很簡單,因為南方漢語比較保守、存古,北方漢語相對與非漢語接觸得多、相互混雜,所以變化較大。基於此,要說「台語保存了很多古漢語的語音及語法特徵。」這點是沒有歷史語言學家會加以反對的。

但,「台語保存了很多古漢語的語音及語法特徵。」可不代表「台語就是河洛話」呀!

就好像,「義大利語」及「法語」保留了許多「拉丁語」的特徵,可是,「義大利語」畢竟是「義大利語」,「法語」畢竟是「法語」,它們究竟不是「拉丁語」本身。

就語言學來說,閩南語事實上是古代百越民族的語言做為底層,加上歷代漢人移民帶來的好幾個時代的漢語成份所疊加而成的,所以,台語裡頭,的確是有些古漢語特徵的遺留,但台語畢竟不是「古漢語的本身」。

誤解五、台語的根源就在古漢語,所以用來讀古代經典最是適合

在澄清了上一個議題之後,這個議題就容易說明了。台語裡頭,是有古漢語特徵的遺留,包括語音的遺留,所以,我們用台語來讀古代經典、文言文,在韻腳等方面,會發現更為適合,不過,這並不代表「台語就是古漢語文言文的現代化身」喔!

為什麼呢?因為,同樣的文言文經典,除了用台語讀,也可以用廣東話讀、用上海話讀、用客家話讀......甚至,也可以用日語漢字發音讀、用韓語漢字發音讀、用越南語漢字發音讀,也就是,只要是這個語言有「漢字發音系統」的,都可以用來讀文言文經典。同一個漢字,在閩南語、廣東話、吳語、日語、韓語、越南話....都有一個或數個發音,換句話說,能用某個語言來讀文言文經典,並不代表那個語言本身就是文言文的化身;能用某個語言來讀文言文經典,只代表那個語言有著「漢字發音系統」,如此而已!

而有著「漢字發音系統」的語言,都多多少少保留了古漢語的漢字發音,這點,也不是只有台語如此的。


三、台語有文字嗎?方言有必要用文字書寫嗎?

這兩個問題其實有個最直接的答案:「沒有任何一個語言是本來就有文字的!」

試想:人類的先祖有了語言能力,推測不晚於五萬年前,但人類開始出現文字,也才五六千年前的事,「說話」才是語言的根本,「書寫」只是後來的發明呀!

台語有文字嗎?台語本來沒有文字,就像英語在五百年前也沒有文字一樣(英語的書寫是歐洲文藝復興之後才發展的),但早在四百多年前,就已經有人試著用漢字書寫閩南語了,那時書寫的動機,是記錄戲曲劇本,最有名的閩南語戲曲文本,就是已有數百年歷史、好幾個版本的《荔鏡記》。

但台語大規模的書寫及印刷,則是十九世紀末的事,當時的西方傳教士,為了傳教及翻譯聖經,設計了一套拼音系統,一般稱為「白話字」或「教會羅馬字」,別小看這個台語書寫系統,因為這個書寫系統,被用來發行了台灣歷史上第一份報紙(1885年創刊),第一批新詩、短篇小說及好幾本中長篇小說!對,你沒看錯,這個羅馬字系統,曾經被數萬人使用,進行報刊及文學作品的創作、印刷及出版,不過,學校沒有教這些事,所以我們大多不知道這個歷史。

換句話說,台語/閩南語的文字書寫歷史,以漢字而言,已經有四百多年歷史,以羅馬字而言,也已經一百多年了,台語因此是有文字的,而且,台語有文字的歷史,甚至不輸一些歐洲的語言,甚至,台語有文字及文學作品的歷史,還比「華語/國語」還長!

看到上面那段的最後一句話,你一定不相信,但仔細想想,就知道這不是胡說。

要知道,漢文化數千年來,就是書同文,但各說各話的狀態,所謂「書同文」就是指「書面上大家都讀寫文言文」,雖然「文言文」幾千年來也有了些演變,但不管怎麼變,都仍然是一種「不同於任何漢語口語」的「書面語言」,即使有學過讀寫的人,也「只會寫文言文」,不會寫「自己從小說的語言」,基本上,書面上的溝通都以文言文進行,但各人則是說著自己的母語:可能是吳語、可能是粵語、可能是福州話、可能是江西話......,這些不同的漢語,常常彼此不能相通,也與書面上一致的文言文十分不同。

那麼,難道沒有官方的「口語」嗎?有的,但不太固定,因為皇帝會換,而皇帝的「母語」或「皇帝所在地的口語」就是「官方」的口語,也就是「官話」。

中國從明、清以來,首都都在北京,自然的,北京話就成為數百年來的「官話」。

注意了,北京話之所以做為「官話」,甚至現在變成「普通話/國語」,這並不是因為「北京話」本身很好、很正統、很高貴,這只是因為「北京話」剛好是中國近代數百年來首都(皇帝/中央政府)的當地語言,如此而已!

而一般人所稱的「方言」,也只是因為當地不是「國都」所在,所以不是「官話/國語」而已,這並不代表那個「方言」素質較差,也不代表那個「方言」沒有水準,畢竟,「首都」是人指定的,指定的時候,也不是從「語言角度」來指定的吧!

而前面說過了,一旦談到漢語書寫,自古就一律是「文言文」呀!「文言文」不同於北京話、也不同於閩南話!「文言文」就是「文言文」,一種與口語不通的書面語文(當然,文言文是可以一個漢字一個漢字讀出聲音來的,端看你用哪個語言的漢字讀音系統)。

也因此,即使是北京話/華語,原來也是沒有文字書寫系統的呀!

上面這個說法,你或許不相信!但,這就是歷史事實。中國長期以來在書面語上統一使用「文言文」,所以口語的「官話」沒有文字也是正常的,今天的「普通話/華語/國語」現代書寫模式發明,也只不過是這一百年的事!

最早期的官話口語書寫,是一些小說話本,但即使是那些所謂的「白話小說」,拿原來的文本來看,我們也是看不太懂的,所以只能說是今天華語文的前身。

今天我們書寫的華語文,其實是清末民初,透過人工制訂的新書寫系統!

為什麼?因為書寫一直以來都是「文言文」的專利呀!即使是「官話」,也是口語,當然沒有通行、好用、普及的書寫系統,所以,當然需要人工制訂呀!

證據就在歷史裡頭:還記得歷史課本裡的「白話文運動」吧!民國初年的「白話文運動」,目的就是要大家「別再寫文言文,開始寫官話口語」呀!換句話說,民國初年,哪有什麼人在「書寫官話口語/華語/普通話」呀?如此想來,「華語文」的書寫歷史還不短嗎?也才一百年上下而已吧!

當初,為了推廣「白話文書寫」,學者及政府可是絞盡腦汁,找字、造字,為什麼?因為漢字自古以來就是用來「書寫文言文」的,是「文言文專用」的!要拿來寫口語,就算是要寫「官話口語」,也是困難重重呀!常常發現這裡沒有字可寫、那裡不知道寫哪個字好!我相信,當時代,一定也有人說:「白話(華語/普通話/國語)哪有字?!白話沒有文字呀!」

這,不就是今天我們聽到反對台語文常見的說法之一嗎?

甚至,當時還有些鴻儒大家,對於「書寫官話口語(華語)」,十分不滿,認為根本是「亂來一通,標新立異」!不信?!我把他們的話引一些在下頭(下文中的「白話」,就是指今天的「普通話/華語/國語」):

1917年2月8日,林紓在上海《民國日報》上發表《論古文之不宜廢》:「白話鄙俚淺陋,不值讀者一哂。」


1919年《新申報》上文言小說《妖夢》諷刺白話書寫:「陰間有一間白話學校,裡頭有個「毙孔堂」,堂前對聯:「禽獸真自由,要這倫常何用 / 仁義太壞事,須從根本打消」。
林紓《論古文白話的消長》:「廢古文用白話者,亦正不知所謂古文也」;「若盡廢古書,行用土語為文學……則凡京津之稗販,君可用為教授矣。」


1925年1月5日《台灣日日新報》悶葫蘆生的文章《新文學的商榷》除對白話書寫大加謾罵外,還提到:「漢文學有隨世推移、革新之要,然不敢如一二不通之白話體,即傲然自命為新文學也。臺灣之號稱白話體新文學,不過就普通漢文,加添幾個了字,及口邊加馬、加勞、加尼、加矣諸字典所無活字,此等不用亦可之,不通不文字...夫畫蛇添足,康衢大路不行,而欲多用了字及幾個文字...怪的寫得頭昏目花,手足都麻,呼吸困難也。今之中華民國新文學,不過創自陳獨秀、胡適之等,陳為輕薄無行思想危險之人物,姑從別論。胡適之之所提倡,則不過僅用商榷的文字,與舊文學家輩虛心探討,不似吾台一二青年之亂罵,蓋胡適之對於舊文學家,全無殺父之仇也。日本文學雖則革新,然至於鄭重文字若詔敕等,亦多用漢籍故典,不知今之時髦知之否!」

1925年8月5日《台南新報》8432號刊出陳福全(號笑仙)的《白話文適用於臺灣否?》:「臺灣之謂白話者,則於文句中插入拉尼馬兒阿約愛甚麼罷了矣的很等,觀之不能成文,讀之不能成聲。」

1925年1月《臺灣日日新報》出現辱駡白話文提倡者張我軍的打油詩:「咆哮人群,亂吠如狗狂。」



比之今日反對、謾罵台語文書寫的言論,華語文書寫在不到一百年前所受到的羞辱,一點也不少吧!

但我們今天卻以為「華語文/國語文/普通話書寫」是「理所當然」的、是「有悠久歷史傳統」的!錯了!我們只是因為習慣了!因為有政府的大力推動,才使得不到百年歷史的華語文書寫變得可行、變得理所當然。

如果我們有半點認為當初反對「白話文運動」的人迂腐、反動,那麼,現在反對明明有著比「華語文/國語文」更為悠久文字歷史的「台語文」,不會顯得自己道理不通嗎?

還是,我們真的認為,一樣是文字由無到有,一樣是口語歷史悠久:「華語文/國語文」是政府用政治及教育手段制訂、推動的就比較有道理?而我們自己的「父母話」就比較低賤?

不管是什麼語言,一開始都沒有文字可寫;不管是什麼語言,想要書寫就可以創制文字書寫。這,就是語言文字的通則呀!


四、語言、文化與政治


說了這麼多,可能有人會說:「不管怎麼樣,我還是無法支持傳承母語,無法支持母語書寫。因為,這會造成國家社會的混亂。」

會這麼說的人,其實只要看看其他國家,這種不必要的擔憂就可以消解大半了。

今天的世界,國界與語言文化的分界,早已不再重合了。

同樣是盎格魯.撒克遜人,有的是英國人,有的是美國人,有的是澳洲人,有的是紐西蘭人。

在瑞士一國之內,有法、德、義、羅曼斯語,同時做為官方語言。其他的例子,如:澳洲以英語及毛利語同時做為官方語言,印度各邦有不同的官方語言,加拿大同時有英、法不同語言區等等。

今天的國家,是生活與制度的共同體,而保障國境內不同族群、文化及語言的發展與生存,是政府的義務,這也是聯合國公佈「文化多樣性宣言」、「世界語言權利宣言」、制訂「文化多樣性公約」與「世界母語日」的原因。

一個國家,有多元的語言、文化及族群,是正常的,也是美麗的!

反而是,如果要重新按照語言、族群訂定國界,那這世界將陷於何等的戰亂兵燹之中?

也因此,認同什麼文化、使用什麼語言,與做為哪個國家的國民,並不必然有直接的關連。

身為一個國家的國民,重要的是透過言論、參與選舉來監督政府施政。我們當然知道,政治人物都是人,都有缺點,所以不可能寄望他們完全正直,又做出什麼英明、高超的決策,但,如果我們因為政治人物的不完美,就放棄監督、不再要求也不參與投票,那等於是「放著讓它爛」,這個結果,就是整個國家社會更糟、更惡,最後影響到自己的身上來。


我們愛護、傳承自己的語言文化,也在身處的國家當中,鞭策、督促政府,透過制度變革、政策推動,讓社會更進步,人民生活更好,而這當中就包括了每個人的文化、語言與認同,都能受到保障,不會遭到歧視。

3 comments:

ffaarr said...

好文,非常贊同這篇文章!一個小的筆誤,毛利語應該是紐西蘭的官方語。

jidanni said...

略想起 http://jidanni.org/lang/pinyin/older.html

沉默的利刃 said...

實在是寫的很好,論述清晰。
令人感嘆的是,這裡面的道理在台灣沒有多少人知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