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December 05, 2006

國家正常化,戈爾迪之結?


考試院長姚嘉文受邀三日在世界台灣人大會發表專題演講,指出制憲正名是長期要努力達成的目標,有現實上的困難,一點急不得,必須當成長期運動,同時重視制憲的法律正當程序。



聽到姚院長的話,令人想起去年三月一日,陳總統說道:要改國號就是做不到,即使總統讓李登輝做,也一樣做不到。



西元前三三三年,亞歷山大率軍在小亞細亞的「戈爾迪神廟」過冬,看到神廟裡一輛舊馬車的轅軒被皮帶綁縛,成為難解的死結,當時的預言是:「誰能解開這死結,誰就能統治世界」,亞歷山大沒有仔細耙梳,他舉起利劍,把結砍斷,隨後步上遠征亞洲的路途。



台灣國家的正常化,有如一個「戈爾迪難解之結」,但我相信任何信仰民主的人,都不能否認時代已經改變,要在體制內達成制憲與正名,不可能再回到「快刀斬亂麻」的獨裁君主時代,民主政治的核心價值,在於「說服」與「妥協」,雖然犧牲了效率,至少不必再果斷地流血。



令人懷疑的只是,當我們放下亞歷山大利劍的同時,官員們是否同時也放下了解開死結、達成理想的決心,只知「妥協」而懶於「說服」,放下利劍卻不動手「解結」,那麼我們如何不把他們「目標與理想」的談話,當成「特定場合」或「面臨政爭」時籠絡人心的場面話呢?因著以下的原因,我實在不知道他們是否仍懷抱本初的決心?



六年了,用獨裁者為名的機場才終於改正為「桃園機場」,可是「中正路」、「中山路」仍舊遍佈全國;六年了,我們的官員還把出國比賽的國家代表隊稱為「中華隊」;六年了我們的總統終於成立小組研究用「台灣」為名加入聯合國(即使老早知道許多會員國都以非正式國名加入);六年了,政府掌握重大股權的「中國石油」、「中華航空」、「中國鋼鐵」、「中國造船」、「中華顧問工程司」名稱依然如故;如今,中正紀念堂還在羞辱著數萬被獨夫屠殺、監禁的台灣人;行政資源仍不成比例地挹注華語,做賤土地上的各種母語;絕大部份的政客,仍然只有在選舉站台的時候,才會用母語發聲。請問,這些事哪件不屬執政黨的「行政權」所及、或屬乎官員的個人意志,難道這些事也在國會被野蠻地扞挌,以至舉步為艱嗎?


亞歷山大在砍斷「戈爾迪難解之結」後,並沒有立刻成為跨洲大帝國的君主,他秣馬厲兵,打贏伊蘇斯之役,再花七個月圍困泰爾城,將其佔領,其後才和波斯進行決戰,他花了十年的時間,率領部隊步步為營,深入亞洲,但民進黨呢?除了不時告訴人民有個「戈爾迪難解之結」之外,到底努力做了些什麼,又是不是誠心地想做些什麼?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