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une 14, 2011

給但憑直覺的素人語言「學家」們

在技術發達、專業分工的現代社會,各學門都有其進入門檻,尊重專業也已經成為一種「常識」,但在台灣,許多人卻「自封為語言學家」,好像語言學只需要直覺,會說話就懂語言學,人人都可以論述主張一番。

日昨翁聖峰教授一席對「台語羅馬字」的評論,以及文中所引部份人士的看法,固然是出於善意及一番好心,希望台語文書寫能順利推行,不過,教育部公佈的「台語羅馬字」之所以有目前的設計,其背後自有其嚴謹的考慮及原因,文中引述宋澤萊面詢一群國中生的意見,並用以做為反對的主要理由,這未免也太抬舉國中生了,若其成理,建請各大學語言學相關系所招聘國中學歷者擔任教授何如?

以下簡短回答為什麼「台語羅馬字」的「p」發音近似注音符號的「ㄅ」,「t」的發音近似注意符號的「ㄉ」:因為台語的子音系統是「清音送氣」、「清音不送氣」及「濁音」三元對立,比起二元對立的華語要複雜,所以注音符號無法清楚表述,造成對應上的錯位;再來,又為什麼這發音感覺起來,和一般人對英語的印象不同,因為英語的子音在音素層面上「不分送氣與不送氣」,所以,用英語的子音發音來想台語,也會造成錯位及誤解!

以上簡短的說明,相信很多人聽不懂,還請讀者自行請教及查證,這番敘述,只是要指出:參與制定「台語羅馬字」的語言學家們,不是笨蛋!而憑著直覺做出評斷的語言學素人與國中生們,在深入了解之前,請先別搖頭或訕笑吧!

英文,固然是現在全球的準共通語,不過,卻也只是全世界六千多種語言的其中一種,要用一些台灣人誤解的英文發音,來評斷所有的拼寫系統之前,要不要先問問看法語人「poison」及「pas」怎麼讀,問問印尼語及越南語使用者「p」及「t」送氣不送氣!

「台語羅馬字」(包括教育部版及相容的傳統白話字)有超過一百二十年的歷史,文獻堆起來像座小山,難道使用者都對發音有所誤解?最諷刺的是,創立及修訂台語羅馬字的Robert Morrison (馬禮遜)及 John Van Nest Talmage (打馬字)等人,不是英國人就是美國人,他們為台語設計的系統為什麼和台灣一些人對英文發音的直覺不同,難道,他們的英語程度,會比台灣的國中生還差?

設若我們真的把「台語羅馬字」的「p」改為送氣如「ㄆ」,「t」如送氣的「ㄊ」,最終還是要面對台語三元對立子音系統的需求呀!結果,只是又生出「bh」及「dh」這些英文所沒有的符號而已,而代價卻是背離了全世界語言學家所通用的「國際音標」(IPA),初始動機則僅只是台灣人貧乏的語言學知識,以及對英語發音的誤解,難道,這真的值得嗎?

3 comments:

Ahim Tân said...

讚!

潘科元 said...

即篇有欲投去報社無?

XingyiReporter said...

有投, 自由時報今仔日刊出來矣, 毋過斬頭去尾, 賰一塊接hi̍k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