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承賢
一、開場白還記得小時候,華語課(「國語課」、「國文課」)的老師曾經教我們如何區分「的」與「得」,據說「的」和「得」的差別很好分,就是「得」負責跟在動詞後頭(像:「張三跑得很快。」)。
不久之前,有人告訴我,現在的華語課本(「國語課本」)改了,漢字使用上,不再區分「的」和「得」,一律用「的」,這個改變引起了一些批評,有人認為這兩個字在上一段提及的不同用法中雖然讀音相同,但功能不同,不應該混淆,也有人舉出台語的例子,說明這兩個字在台語對應的句子裡,是完全不同的兩個字詞,並藉此來支持這樣的區分。
(1)a. 我買了張三的書。(華語)
b. 張三跑得很快。(華語)
(2)a. 我有買添發ê冊。(台語)
b. 添發走著(/kah/了)真緊。(台語)
從上頭來看,在動詞後頭的「得」,它所對應的台語字詞,是「著(tio̍h)」、「kah」或「了(liáu)」,與對應「的」的「ê」相去甚遠,有趣的是,其實對應華語這個「得」的台語詞「著」、「kah」及「了」,在使用上是有進一步的語意區分的,不知道讀者有這樣的語感嗎?而相對來說,華語則沒有採用不同的字詞來做同樣的語意區隔。
這些問題,就不在這裡深談了,因為這篇文章的動機,其實是「的」與「得」的新朋友:「地」。我不是很確定今天的所謂「國語課本」是不是還用「地」來接在情態副詞之後,比如:「張三快快地走出了教室。」 還是這個「地」也一逕地寫成「的」了.....
當然,這個「地」並不是此類華語句裡的一個「必要成份」,它是選擇性的、可以省略的,以下的討論,就以有「地」的情況為前提。
話說這個做為副詞標記的「地」,在我上學的那個年代可是有很多人讀成「(漢語拼音)di」的,不過這個讀音顯然已經慢慢地沒落了,也因為它的讀音向「的」靠攏(至少筆者主觀認為如此.....),所以,我才會說「地」是「的」和「得」的新朋友。
而筆者一直在猜測,會不會就是因為這讀音的靠攏,所以,越來越常聽到有人在說出對應以下華語的台語句子時,把「地」給用「ê」來替換。(特別是年輕人.....^^a)
(3)a. 慶餘靜靜「地」坐在椅子上。(華語)
b. 那些燈籠高高「地」懸在門前。(華語)
c. 銀環高高興興「地」離開了辦公室。(華語)
d. 水順不是心甘情願「地」捐錢的嗎? (華語)
e. 昨天,阿卿無巧不巧「地」遇見了前夫。(華語)
f. 添發用力「地」掙脫繩子。 (華語)
替換的結果,大致如(4)。(假設句子的其他部份在字詞及語法上都「成功地」翻譯了。)
(4)a.*慶餘恬恬「ê」坐佇椅仔頂。(台語,錯句)
b.*Hia-ê鼓仔燈懸懸「ê」吊佇門頭前。 (台語,錯句)
c.*銀環歡歡喜喜「ê」離開辦公室。(台語,錯句)
(注意,「離開」後頭不能加「了」,原因請參考上篇)。
d.*水順敢毋是心甘情願「ê」寄附--ê?(台語,錯句)
e.*昨昏,阿卿千拄千「ê」拄著in前翁。(台語,錯句)
f.*添發出力「ê」kā索仔liòng--開。(台語,錯句)
會這樣替換的原因,大概就是因為這裡的「地」,已經相當普遍地讀成「的」了吧.....問題是,這樣的句子,在台語人聽來,實在是十分地彆扭呀!!!想想看,如果台語在對應華語的「的」及「得」的時候,就不是一律採取「ê」來對應,甚至在對應華語「得」的時候,還配合語意做了更細緻的區分,那麼,在對應華語情態副詞的助詞「地」,怎麼可能就是「ê」呢?
二、一些可行的譯法
那麼,該怎麼翻譯(3)的句子才好呢?筆者試譯如下。
(5)a. 慶餘恬恬「仔」坐佇椅仔頂。(台語)
b.?Hia-ê鼓仔燈懸懸「仔」吊佇門頭前。 (台語,有點怪)
c. 銀環歡歡喜喜「來」離開辦公室。(台語)
d. 水順敢毋是心甘情願「去/來」寄附--ê?(台語)
e. 昨昏,阿卿千拄千「去/來」拄著in前翁。(台語)
f. 添發出力「去/來」kā索仔liòng--開。(台語)
(5)裡頭引號(「 」)裡的部份,其實和華語的「地」一樣,也都是選擇性的(可有可無),比較有趣的是,在華語裡,一個「地」就可以打通關(至少是絕大部份),但對應的台語句子,可就很難用一個單獨的詞來處理了。
不管如何,把副詞後面的「地」都說成台語的「ê」,聽起來真的「不太妙」呀!請大家別這麼做吧 ^_____^
回項來談談(5),如果筆者的翻譯不算太差,很明顯的,這些在華語裡的「副詞」成份,不太能在台語裡歸納成一個類別,如果我們不打算把這個對應「地」的成份給省略不說,那麼,在台語裡,我們至少就用了兩個半(「來/去」算一點五個 :P)的不同字詞,來填上這個位子。
乍看之下,或許我們會想要做這樣的分類:拿來做副詞的成份如果看起來像形容詞的,那後頭就加「仔」;其他就加「來」或「去」(當然,這些都是選擇性的,我們談的是一定要加的時候;另外,要用「來」或「去」,當然有語意上的差別,這裡暫且不論)。
不過,例子一多,這分類就破功了,以像形容詞這類的來說,很多時候加上「仔」,句子都不好,事實上,(5b)的「懸懸」加上「仔」,就是有點怪,請看(6)裡頭前面加了「 *」號的句子,這些句子也不好。
(6)a.*添發緊緊仔離開房間。(台語,不好的句子)
b. 添發慢慢仔離開房間。(台語)
c. Hit件代誌咱有好好仔處理--ah。(台語)
d.*Mài kā我ê衫kō垃圾--去,我想beh清氣仔去上班。(台語,不好的句子)
e.*伊跋落河溝,澹lì-lok仔行轉去厝--裡。(台語,不好的句子)
f.*下班了後,咱來去做伙快活仔食一頓飯。(台語,不好的句子)
上面的這些句子,如果把副詞部份翻成華語:「快快地」、「慢慢地」、「好好地」、「乾淨地」、「溼搭搭地」、「舒服地」,基本上都沒有問題,不過,台語能加上「仔」的情況似乎很有限,感覺起來,是有可能窮舉的:「恬恬仔」、「輕輕仔」、「重重仔」、「好好仔」、「慢慢仔」、「寬寬仔」(khuann-khuann-á)、「liâu-liâu仔」、「勻勻仔」(ûn-ûn-á)、「幽幽仔」(幽幽仔疼)、「戇戇仔」、「爽爽仔」、「小可仔」、「略略仔」、「安心仔」、「閒閒仔」(例:「伊退休了後,無煩無惱,逐工按呢閒閒仔過日。」)、「好禮仔」.....即使無法窮舉,似乎也有太多例外。
再者,漢語長久以來,在詞性區分上,就爭議頗多,尤其是動詞與形容詞的區隔,最是困難,有學者甚至認為,漢語只有動詞,沒有真正的形容詞,只是(部份)動詞可以拿來做形容詞功能使用,舉例來說,「你恬--去!」這句話的「恬」就很難說是單純的形容詞。
就算我們不要涉入這個爭議,假設漢語有動詞和形容詞的區分好了,我們還是面對了台語裡頭並非所有「形容詞」都可直接加上「仔」當做副詞使用的事實。(華語似乎沒這個問題)
至於「來/去」呢,避開專門的語言學名詞,他們在這些句子裡的功能,大概可以說他們就是連接了兩個有著相同主詞的小句子,換句話說,句子裡的主詞,做了兩個「動作」,假如這個說法是對的,那麼,在「來/去」前後的成份,就應該是兩個具有動詞性質的成份了。
另一個問題則是,那台語到底有沒有「真正的情態副詞」?答案似乎是肯定的,比如:「雄雄」或「歡歡喜喜」,這類的詞,我們很難把它們用在形容詞(如:修飾名詞)或動詞(當做謂語)使用,不過,直覺上,這類的詞數量相對很少。
此外,華語和台語並沒有這種詞與詞的一對一對應(事實上各種語言之間率皆如此),我們以「雄雄」來說,華語對應的就是「突然(地)」,不過,「突然」可以做為形容詞使用(如:這個回應實在太過突然。) 台語的「雄雄」是沒辦法這麼造句的,也因此,華語的副詞「突然(地)」,應該就是形容詞轉副詞使用,後頭的標記助詞「地」則可加可不加。
三、一些無法負責的臆測
為什麼台語在情態副詞的使用上,會有這種和華語無法對應的現象呢?筆者沒有認真找文獻來看,只能根據一些已知的事實來推斷。基本上,學者們都同意,台語是一個相對保守的語言,保守的意思是,它的變化(演變)速度比較慢,一般說它比較「存古」。如果說,語言演化的常態,是如同一般假設,由實詞(動詞、名詞)往虛詞(副詞、介詞、助動詞...)方向走的話,那麼,台語的虛詞(功能詞)的生成,應該就是比較緩慢,數量也相對少。
我不清楚「仔」在副詞使用上的來源,但有一種可能是這個「仔」就只能附加在形容詞上來加以副詞化(一如華語的「地」),如果這個假設成立,那台語「真正的形容詞」數量就不多,一些學者(像McCawly)所說漢語只有動詞,沒有形容詞的說法,可以把它看成漢語由動詞演化出形容詞,形容詞演化出副詞的歷史過程(語法化/虛化),台語因為保守、存古,因此真正已經「成形」的形容詞數量少。假設除了「真正的副詞」(如:「雄雄」)以外,快速組成副詞的方法,就是在形容詞加上詞綴(如:英文的「-ly」、法語的「-ment」、華語的「地」、台語的「仔」),那麼,台語因為保守、存古,以至能以這種方式衍生出來的副詞自然就少(因為真正的形容詞少),自然,有著「仔」後綴(suffix)的副詞用法就有限了。
甚至,即使說「仔」仍沒有演化成真正的副詞標記詞綴也不無可能,因為有些副詞,如「不止仔」、「嶄然仔」,即使把「仔」刪去,也沒辦法拿來做形容詞使用(就只能是副詞),設若如此,那麼「仔」就只是在符合某些規則的情況下,用來配合組成某些副詞的用途,而華語呢,「地」這個標記則已經語法化到幾乎無所不黏(使用上則是選擇性的),可以很快地衍生出副詞。
但所謂實詞發展出虛詞的語法化角度,其實也不足以呈現出語言類型上的事實,事實是,不同的語言之間,不只沒有個別詞與詞的一對一對應關係,甚至連「詞類」的對應關係,也是不必然的,這意思是說:我們不能夠期待,因為英文有frankly這個副詞,所以非洲的班圖語也會有相對應的一個「副詞」,很可能,這個語言中根本是以另一種詞類(或片語)來表達同樣的意思。
在南島語的文獻裡,所謂「副詞性動詞」的存在,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這些「副詞性動詞」之所以如此稱呼,正是因為它們在語義上是副詞的作用(以英語等大語言的角度來看),但卻具有一切(或大部份)動詞的性質(比如:有voice,有agreement等等),如果不要先入為主地以我們熟悉的語言看待這現象,那麼,其實,它們就是貨真價實的動詞,而這些動詞表達的,正是另一些語言當中採取副詞所表達的語意。
當我們有以上的跨語言的認識後,對於台語中真正的副詞似乎很少,以及何以許多華語的副詞,台語好像是以動詞表達,也就不會感到奇怪了。
四、結論
回過頭來,對於華語情態副詞加上可有可無的「地」的句子,對應的台語句子到底是什麼?(該怎麼翻譯呢?)不管怎麼樣,都請不要再一律換成「ê」了吧,這麼做是最不好的,基本上,就是三個方式:
1. 什麼都不加(像:「慶餘恬恬坐佇椅仔頂。」 「添發出力kā索仔liòng--開。」)
2. 加「來」或「去」,可不可以加,加的話選哪一個,由語意/語用決定。
3. 有些詞彙可以加上「仔」,但數量有限。
然後,這「lò-lò長」的文章結束之前,我違常地在這最後才說明動機:一來,每當筆者聽見把華語副詞後的「地」直接替換為台語「ê」的句子時,一直覺得「怪怪的、癢癢的」,希望能找出比較「舒服」的對譯方式;二來,在做台、華語語法比較的時候,總不免會遇到有華語情態副詞的句子,於是,字詞對應及「地」的疑問,也就一再地造成本人的困擾...@@"
不過,以上的很多想法,都沒什麼堅實憑據,建議讀者們就參考「如何對譯」的建議就好,而無論是「對譯的建議」或是上頭一些「原因的揣測」,則都歡迎大家批評指教。
不過,例子一多,這分類就破功了,以像形容詞這類的來說,很多時候加上「仔」,句子都不好,事實上,(5b)的「懸懸」加上「仔」,就是有點怪,請看(6)裡頭前面加了「 *」號的句子,這些句子也不好。
(6)a.*添發緊緊仔離開房間。(台語,不好的句子)
b. 添發慢慢仔離開房間。(台語)
c. Hit件代誌咱有好好仔處理--ah。(台語)
d.*Mài kā我ê衫kō垃圾--去,我想beh清氣仔去上班。(台語,不好的句子)
e.*伊跋落河溝,澹lì-lok仔行轉去厝--裡。(台語,不好的句子)
f.*下班了後,咱來去做伙快活仔食一頓飯。(台語,不好的句子)
上面的這些句子,如果把副詞部份翻成華語:「快快地」、「慢慢地」、「好好地」、「乾淨地」、「溼搭搭地」、「舒服地」,基本上都沒有問題,不過,台語能加上「仔」的情況似乎很有限,感覺起來,是有可能窮舉的:「恬恬仔」、「輕輕仔」、「重重仔」、「好好仔」、「慢慢仔」、「寬寬仔」(khuann-khuann-á)、「liâu-liâu仔」、「勻勻仔」(ûn-ûn-á)、「幽幽仔」(幽幽仔疼)、「戇戇仔」、「爽爽仔」、「小可仔」、「略略仔」、「安心仔」、「閒閒仔」(例:「伊退休了後,無煩無惱,逐工按呢閒閒仔過日。」)、「好禮仔」.....即使無法窮舉,似乎也有太多例外。
再者,漢語長久以來,在詞性區分上,就爭議頗多,尤其是動詞與形容詞的區隔,最是困難,有學者甚至認為,漢語只有動詞,沒有真正的形容詞,只是(部份)動詞可以拿來做形容詞功能使用,舉例來說,「你恬--去!」這句話的「恬」就很難說是單純的形容詞。
就算我們不要涉入這個爭議,假設漢語有動詞和形容詞的區分好了,我們還是面對了台語裡頭並非所有「形容詞」都可直接加上「仔」當做副詞使用的事實。(華語似乎沒這個問題)
至於「來/去」呢,避開專門的語言學名詞,他們在這些句子裡的功能,大概可以說他們就是連接了兩個有著相同主詞的小句子,換句話說,句子裡的主詞,做了兩個「動作」,假如這個說法是對的,那麼,在「來/去」前後的成份,就應該是兩個具有動詞性質的成份了。
另一個問題則是,那台語到底有沒有「真正的情態副詞」?答案似乎是肯定的,比如:「雄雄」或「歡歡喜喜」,這類的詞,我們很難把它們用在形容詞(如:修飾名詞)或動詞(當做謂語)使用,不過,直覺上,這類的詞數量相對很少。
此外,華語和台語並沒有這種詞與詞的一對一對應(事實上各種語言之間率皆如此),我們以「雄雄」來說,華語對應的就是「突然(地)」,不過,「突然」可以做為形容詞使用(如:這個回應實在太過突然。) 台語的「雄雄」是沒辦法這麼造句的,也因此,華語的副詞「突然(地)」,應該就是形容詞轉副詞使用,後頭的標記助詞「地」則可加可不加。
三、一些無法負責的臆測
我不清楚「仔」在副詞使用上的來源,但有一種可能是這個「仔」就只能附加在形容詞上來加以副詞化(一如華語的「地」),如果這個假設成立,那台語「真正的形容詞」數量就不多,一些學者(像McCawly)所說漢語只有動詞,沒有形容詞的說法,可以把它看成漢語由動詞演化出形容詞,形容詞演化出副詞的歷史過程(語法化/虛化),台語因為保守、存古,因此真正已經「成形」的形容詞數量少。假設除了「真正的副詞」(如:「雄雄」)以外,快速組成副詞的方法,就是在形容詞加上詞綴(如:英文的「-ly」、法語的「-ment」、華語的「地」、台語的「仔」),那麼,台語因為保守、存古,以至能以這種方式衍生出來的副詞自然就少(因為真正的形容詞少),自然,有著「仔」後綴(suffix)的副詞用法就有限了。
甚至,即使說「仔」仍沒有演化成真正的副詞標記詞綴也不無可能,因為有些副詞,如「不止仔」、「嶄然仔」,即使把「仔」刪去,也沒辦法拿來做形容詞使用(就只能是副詞),設若如此,那麼「仔」就只是在符合某些規則的情況下,用來配合組成某些副詞的用途,而華語呢,「地」這個標記則已經語法化到幾乎無所不黏(使用上則是選擇性的),可以很快地衍生出副詞。
但所謂實詞發展出虛詞的語法化角度,其實也不足以呈現出語言類型上的事實,事實是,不同的語言之間,不只沒有個別詞與詞的一對一對應關係,甚至連「詞類」的對應關係,也是不必然的,這意思是說:我們不能夠期待,因為英文有frankly這個副詞,所以非洲的班圖語也會有相對應的一個「副詞」,很可能,這個語言中根本是以另一種詞類(或片語)來表達同樣的意思。
在南島語的文獻裡,所謂「副詞性動詞」的存在,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這些「副詞性動詞」之所以如此稱呼,正是因為它們在語義上是副詞的作用(以英語等大語言的角度來看),但卻具有一切(或大部份)動詞的性質(比如:有voice,有agreement等等),如果不要先入為主地以我們熟悉的語言看待這現象,那麼,其實,它們就是貨真價實的動詞,而這些動詞表達的,正是另一些語言當中採取副詞所表達的語意。
當我們有以上的跨語言的認識後,對於台語中真正的副詞似乎很少,以及何以許多華語的副詞,台語好像是以動詞表達,也就不會感到奇怪了。
四、結論
回過頭來,對於華語情態副詞加上可有可無的「地」的句子,對應的台語句子到底是什麼?(該怎麼翻譯呢?)不管怎麼樣,都請不要再一律換成「ê」了吧,這麼做是最不好的,基本上,就是三個方式:
1. 什麼都不加(像:「慶餘恬恬坐佇椅仔頂。」 「添發出力kā索仔liòng--開。」)
2. 加「來」或「去」,可不可以加,加的話選哪一個,由語意/語用決定。
3. 有些詞彙可以加上「仔」,但數量有限。
然後,這「lò-lò長」的文章結束之前,我違常地在這最後才說明動機:一來,每當筆者聽見把華語副詞後的「地」直接替換為台語「ê」的句子時,一直覺得「怪怪的、癢癢的」,希望能找出比較「舒服」的對譯方式;二來,在做台、華語語法比較的時候,總不免會遇到有華語情態副詞的句子,於是,字詞對應及「地」的疑問,也就一再地造成本人的困擾...@@"
不過,以上的很多想法,都沒什麼堅實憑據,建議讀者們就參考「如何對譯」的建議就好,而無論是「對譯的建議」或是上頭一些「原因的揣測」,則都歡迎大家批評指教。
1 comment: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