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bilingual speaker...is linguistically dominant in the language which he is most proficient and most fluent (which is not necessarily his first or native language). (Van Coetsem 1995:70)
語言學做為一種社會科學,在寫論文的時候,總不免要提供大量的語料,來支持自己的論證、或建構某個模型/理論,偏偏一個語言的使用者當中,存在著很多的變體/方言差,也因此,對於語句合法性的判斷,也就難免會在不同人之間產生出入,這雖不令人意外,但,如果研究的標的,是一種較少被廣泛、大量、不分層面地使用、而且正走上消滅一途的語言,這樣的困擾就會更多了。
簡單地說:身為母語人並不代表就對那個母語(第一語言)具有最好的操作能力或語感,因為一個人的母語,很可能根本不是該使用者在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語言,結果呢...當然就會造成能力上的鈍化、退化,同時受到其慣用語言(主要使用語)的影響。具體而言,以台語為母語的人,並不見得就是以台語為其個人的主要語言( dominant language )!!!在台灣當前的社會語言環境下,很多台語的母語人,其絕大多數時間,根本都是以華語來進行思考、溝通及著作,那麼,他們的主要語言,就是華語,而不是台語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常見的是,即使某人宣稱台語為其母語,但一旦需要表達什麼,結果卻是華語比較熟練,而台語則卡卡的。這樣的情況下,即使台語是其第一語言(first language)或族群語言(ethnic language),而他在情感上也「認同」其做為母語,但,既然他的母語已不再具有其主要使用語言的地位,那麼,他的語感,又如何能做為語句合法度上判斷的可靠依據呢?(這顯然已經不是單純的語言變體/方言差的問題)
語言的變化,固然是正常的,也是歷時性研究的對象之一,但,如果要做的,是共時性的研究,顯然,選擇「老派」的語感,應該比選擇新近的、變化中的「新派」語感,要來的有意義。
就我所知,做南島語共時性研究的人,在找發音人時,都會儘量找部落裡那種很老的耆老,而不會隨便找個會講但程度普普的中年人(更別說年輕人了),不過呢.......顯然很多做台語研究的人都太有自信,不肯面對台語已經不是自己的主要語言(dominant language)的事實,誤信自己具有足資憑信的語感,明明說起台語已經多多少少有點結巴、不太輪轉,卻還是堅稱自己具有「母語人」的資格,如此一來,不論是在論文的語料採用上、或者是在批評、審閱他人的論文時,很多時候從其所出的語料,根本是新派的台語,進而造成判斷上更大的爭議。
在大家肯面對台語正在流逝(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瀕危語言),以及自己的台語程度日趨低下的事實之前,這個問題,大概也是暫時無解吧!